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一点读书 >> 大明武夫 >> 第541章 人说赵天王

第541章 人说赵天王

“我也听过,听那..”难得有薛大姐也听过的,不过话说了半截,在谁嘴里听的还是不说也罢。

汪大刚自顾自的说道:“以往想着,好不容易出来了,在这清江浦扎根好好活着,现在才知道,别人不让我们好好活,连个公道都没有,官家私里是一般的黑,既然这边没公道,我就去求赵天王给我个公道!”

薛大姐听得似懂非懂,到最后才担心的问了一句:“那赵天王若是不答应怎么办?”

“若是不答应,我回来和他们拼了!”汪大刚闷声说道。

薛大姐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回来送死不好,可这男人要是一走就不回来,那也不好..

**********

自宋时,松江便是繁华之地,蒙元时兴盛不减,明时才算大兴。

松江府产粮,所谓“苏松二府,天下粮赋之半”,湖广一省一年征粮三百余万石,却不及苏州一府,而福建一省一年征粮百余万石,却比不得松江府。

天下间两京一十三省,南直隶松江一府所交税粮,比北直隶、四川、广东、广西、福建还有云南要高。

而且细算起来,苏州府所辖一州七县,而松江府只有三县,若是摊下来,松江府一县的税赋差不多是苏州府一县的一倍半还要稍多。

松江府每年漕米定额二十三万三千石,加耗十五万四千石,合计三十八万七千石,但这只是明账上的数字,实际上,方方面面的耗费加起来,漕米合计要有八十四万余石,算起来四石当一石,这多出来的近六十万则是各处的好处,天下间皆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清江浦一地随时可以拿出百万石不在账上的粮米。

别处是一省之地担负,松江却是一府来担负,民间负担自然是极重,对这样的沉重负担,民间也有应对的策略,第一是拖延隐蔽,自大明立国,松江出身的重臣显宦就极多,最出名的当然就是嘉靖后期的“真宰相”徐阶,这等重臣自然有种种避税的条规和法子,税赋收不到他们身上,就摊到了没资格避税的小民身上。

平民百姓,甚至是中小地主都受不了这等重税,将土地投献到徐家等高门世家,想要少交些税赋,不过下场都不怎么好,这等高门世家一变脸,就能把这些土地全都吞了,连徐阶这等众人交口称赞的“忠厚长者”都这么多,其他人又能好到那里去。

除了这一等只知道侵吞盘剥的豪强高门之外,还有一等人琢磨着别的法子,想着既然漕运从南到北几千里,漕船、漕丁、沿途官府、各种规费盘剥,那么我们能不能不走运河,走一下海运。

蒙元时候,因为中原义军蜂起,无奈之下只能走海路运送漕粮,那时候的始发地就是松江府。

永乐初年,疏浚黄浦江和吴淞江之后,港口不再被泥沙淤积,吴淞口成为良港,松江府的海运大兴,自吴淞口出海,沿着海岸线和岛屿一路北上南下,便捷异常,此时松江府沙船已经大兴,更是为海运平添助力。

沙船一艘至少三千石,而大船则是可以装六千石,至于时间,如果赶上合适时节,从松江到天津,不过十余日,平时最多也就耗费一月而已,有人说海上倭寇猖獗,可如今方方面面关系都已经走通,沙船不去倭国、南洋,也就是去往福建和广东的风险大些,去往北地各处则是安全的很。

至于漕船,最大的漕船也不过运粮八百石,从南到北,过长江黄河,清江浦南段尚可自行,过清江浦之后就不那么容易,开始要用纤夫拖拽,用时三月就算正常,耗时更多也不奇怪,甚至有今年去来年回的,这个大家也都司空见惯。

*******

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大家

喜欢大明武夫请大家收藏:(www.1ddu.com)大明武夫一点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明武夫最新章节 - 大明武夫全文阅读 - 大明武夫txt下载 - 特别白的全部小说 - 大明武夫 一点读书

猜你喜欢: 封侯浴血兵魂汉柏曹贼宋煦诡三国明末之藩王崛起步步生莲华鼎大秦:有子扶苏天唐大唐第一庄回到明朝当王爷破碎山河走一遭权力巅峰特种兵之利刃我在良渚当国王抗日之浩然正气代管夜老虎连,全成特种部队了穿入抗战影视界
完本推荐: 执宰大明全文阅读替天行盗全文阅读巴比伦帝国全文阅读帝国吃相全文阅读我要做皇帝全文阅读龙啸大明全文阅读曹贼全文阅读谍战之巅全文阅读寒门状元全文阅读锦衣当国全文阅读红楼:庶子崛起全文阅读天下枭雄全文阅读权力巅峰全文阅读逍遥小书生全文阅读特种兵之利刃全文阅读权柄全文阅读刑徒全文阅读重生在三国全文阅读超级兵王全文阅读极品明君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我的三国不可能那么怪孤夜逢生高衙内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00后在大秦开直播泽霖传从丹阳开局逐鹿天下洪武盛世山河玄机录我才不是王佐之才重塑隋唐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战神潘凤小婿闯南宋东汉狼骑汉末第一兵法家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唐朝病人帝国在武之破将这个三国很核理

大明武夫最新章节手机版 - 大明武夫全文阅读手机版 - 大明武夫txt下载手机版 - 特别白的全部小说 - 大明武夫 一点读书移动版 - 一点读书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