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一点读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784章 秋实(上)

第784章 秋实(上)

秋天到来,庄稼已经收割,大明湖东北乃是郊区,高梁全部割了下去,地里种了冬小麦,隐隐地露出一层蒙蒙的青碧。这时,也是劳力最空闲的时候,郑朗抢时间,大肆组织劳力。

不仅淮南从更远的地区将劳力组织过来,甚至波及到临近的江东两浙路,将沿江地区,包括舒州、无为军、和州、太平州、池州与江宁、润州、苏州的劳力都组织到了淮南。

说京东路人口多,与两浙路相比算什么?京东路人口最多的密州也不过十一二万户,可是江南超过十万户以上的大州有江宁、秀州、苏州、宣州、杭州、湖州、婺州、明州、越州、温州、处州、衢州等等,十几个州府,两浙路几乎三分之二州府人口超过十万户。

秀州杭州的太遥远,不过沿江地区的百姓却能组织起来,赶到两淮参加河工。

还有近七十万灾民,以及北方组织了近五十万劳力,现在劳力达到最高峰,三百零几万人,而非是原来所估猜的两百万人!

还是人口基数造成的,波及到江东与两浙,涉及的百姓几乎达到七百万户,再加上非正常的灾民安置,才导致这么庞大的劳力在治理河工。明年灾民一去,数量也就随之会下降。

有劳力是好的,可钱帛用得让两府心寒了。

会用多少钱帛,仍然是一个谜团,但肯定一点,比郑朗估算的要多得多。

郑朗同样捏鼻子。

如果说用钱帛,此次工程绝对能标载于史册,成为一个难以打破的世界纪录。

一缗钱究竟值多少人民币,真的不好计算。若按米价算,不能算京城的,京城一斗米平均下来七十多文钱,这中间有一个运费成本,在所出地只值四五十文钱。那么一缗钱仅相当于人民币四百块钱。若按绢算,一米真丝后世八十块钱,一匹十三米多,上等绢不能算的,正常一匹绢一缗多点,相当于人民币七百块钱左右。再偏激一点计算,悬差更大,若按盐算,一缗钱仅能买三四十斤盐,五十块钱。若按房产与地价计算,那么一缗钱能值一万,两万,三万人民币。盐肯定是宋朝的不对,这都是政府的失误之举,不能计算的。但均摊下来,会值五百块钱左右。

两亿缗钱肯定是不够用了,三亿缗钱现在看,也不是不可能。

后世也许有几百亿美元的大工程,可中间有九成是虚抬起来的,地价成本,人力成本,物价成本,有的是宋朝十倍,有的是好几十倍。将这些估加值算进去,不是三亿缗,有可能是五十亿缗,甚至一百亿缗。这样算进去,有那一项工程能达到这样的用费?

郑朗说道:“醇子,春播秋收,秋天已经摘了果实,我们朝廷还有一个果实没有摘干净。”

“哦,是什么果实?”庞籍兴奋地问。

郑朗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今年商税如何?”

“比去年略好吧,不过为难了御史台,自设监察监后,知谏院经常找御史台的麻烦。”庞籍得意地大笑。

御史台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凡祭祀、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其属有三,侍御史的台院,殿中侍御史的殿院,监察御史的察院,现在变成四,设了监察使,掌管监察院。

原来官职有御史大夫,不是正员,乃是加官。正员有一名御史中丞,为台长。一名侍御史,掌台政。二名殿中侍御史,掌仪法纠百官之失,弹朝会失仪。六名监察御史,掌分察六曹及百官之事,纠其谬误,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检法一名,掌检详法律,主落一名,掌受事发辰,勾稽薄水。十名推官,专治狱事。前司主管班次二人,正副引赞官二人,入品知班三人,知班五人,书令史四人,驱使官四人,法司二人,六察书吏九人,贴司五人,通引官三人。还有三京留司御史台,管勾台事各一人,旧曰判台。以朝官以上充任,掌拜表行香,纠举违失。令史二人,知班、驱使倌、书吏各一人。不过人员数额职称多有变动,有时人员额多,有时员额少,有的设,有的常不设。

自设监察司后,又增十二名监察使,专门纠察各地商税,官员税务账目,各司账目出纳。

权有了,全是得罪人的活。

知谏院应当叫谏院,属于门下省。三省多有变化,唐朝三省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门下省权利很高的。到了宋朝尚书功能几乎消失,虽设六部,但让中书六房代替。门下省功能也进一步的削减,受天下之成事,审命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凡中书省画黄、录黄,枢密院录白、画旨,则留为底。及尚书省六部所上有法式事,皆奏覆审驳之。

但无论中书或者门下的长官皆不能掌握两省,能掌握两省的是差官,也就是首相,中书门下同平章事。

这个谏院就归于门下掌管。先是在天禧年间于谏院设谏官六人,以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为谏官。不兼领其它职务﹐专任谏职﹐并诏谏院为独立机构﹐但不久谏官缺而不置﹐谏院又名存实亡。天圣元年,刘娥让御史吵得头痛了,复设谏院对御史台进行掣肘。明道元年正式以门下省为谏院,设知院六人﹐以谏议大夫﹑司谏﹑正言充任。以其它官员充任的﹐称知谏院。前者不多,也无多少实权,多是后者,知谏院。

这个机构成立,也就意味着必然对掐。

作为门下的下属,多是替宰相说话的,但做为御史台,多是反对宰相的。所以这些年,一院一台多次掐得头破血流。

不过作为言臣,谏院权利不及御史台,规模同样更不及。往往只有几名官员,外加一些不能说话的小吏当下手打杂的。

不管事,说风谅话,人人都会,一管事就会出现问题。

仇恨已久,知谏院如何放过这次大好良机。不管事御史台有失,管事御史台还是有失。

作为宰相,却是最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郑朗也是一笑,道:“这么说来,朝中几位相公,还要感谢我了。”

“未必,今年我在朝堂受着煎熬,你在下面平安无事,到了明年也许还会无事,不过后年,行知,你也逃不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请大家收藏:(www.1ddu.com)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一点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文阅读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txt下载 - 午后方晴的全部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一点读书

猜你喜欢: 大宋世祖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血魂1937大国相替天行盗唐末狐臣抗日之兵魂传说明末:我是闯贼从一家洋货店开始特种兵之利刃抗日之浩然正气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调教大宋借天改明让法兰西再次伟大天下枭雄帝国的崛起墨唐大周之绝世皇子三国:开局帮曹操大破袁绍
完本推荐: 帝国吃相全文阅读巴比伦帝国全文阅读我要做皇帝全文阅读执宰大明全文阅读寒门状元全文阅读替天行盗全文阅读龙啸大明全文阅读谍战之巅全文阅读曹贼全文阅读天下枭雄全文阅读锦衣当国全文阅读特种兵之利刃全文阅读三国之席卷天下全文阅读江山战图全文阅读逍遥小书生全文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全文阅读红楼:庶子崛起全文阅读权力巅峰全文阅读大文豪全文阅读重生在三国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我的三国不可能那么怪高衙内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搅和大宋朝00后在大秦开直播泽霖传从丹阳开局逐鹿天下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山河玄机录重塑隋唐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庶子无敌最后的安西兵小婿闯南宋穿越之刀客传说东汉狼骑汉末第一兵法家唐朝病人帝国在武之破将这个三国很核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手机版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文阅读手机版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txt下载手机版 - 午后方晴的全部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一点读书移动版 - 一点读书手机站